2025年5月18日 星期日

陽台外推?NO~ 陽台內推?YES 😊

從內室看往深陽台一景。中午時段、室內沒開燈。

大部分的傳統透天格局都是長形,中間段很暗;而前後段陽台狹窄不易使用,通常都是閒置或作曬衣用途。

我一直很期待能有老透天這樣做。與其把「陽台外推」改成室內、造成悶熱與接縫處漏水,若能把「陽台內推」該有多好!這樣家中就能有寬敞的半戶外空間做休閒使用,不論下午茶、吃早餐等都很舒服!

額外再做個架高落地窗框景台,搭配開放型架高和室,
只要落地窗一展開,「陽台」的空間感又可以擴大延伸到內室。

這想法終於有人實現了。前陣子拜訪雲科大建築系聶志高老師改造完的雲林老透天,它是座南朝北的四層樓建物。屋主的老家就在附近,會另外買下這間老透天的原因之一是,這裡離斗六中央菜市場更近,一樓前段還可當車庫、中後段則預計規劃為社區鄉親、遊客或教會弟兄姊妹聚會聊天的場所。

二、三樓則是私空間,拆掉舊陽台的房間牆(早期傳統四面軌道落地玻璃窗),讓新陽台的面積等於舊陽台加上一個房間的大小。這樣的改造頗適合退休夫妻或高齡家庭,不但空間變得明亮通風,也能改變生活模式,早晨起床、下午時段,喝咖啡品茶到深陽台來喝。座西北向的話,冬天還能晒個日光浴,增添許多樂趣。

紅色線是舊有的陽台及房間隔間牆(四道落地玻璃窗)位置,灰色斜線處原本是一間房間。就可以知道原本的舊陽台非常狹短。(補充:拆除前需先做結構評估,如果陽台舊牆有扮演承重的結構則另外需做結構補強)
女兒牆處設有耐候防水的人造石流理台,聶老師很浪漫的在流理台上開孔,放置樹盆種樹。選擇婀娜的樹形,從馬路上看別具風情。也許是周遭建物擋風的關係,完工後歷經兩次強颱都安然無恙。

從馬路上看透天。深陽台創造更豐富的空間語彙與層次。

深陽台的排水孔,維持舊陽台原有位置。


由於整棟透天原有的磨石子地狀況不錯,經過修飾打磨後被保留下來,從陽台、臥室一路延伸到浴室,僅浴室的淋浴區是另外鋪磁磚的,視覺上優雅復古兼具。有趣的是,浴室與樓梯間保有通風路徑,只要打開透天的前後窗,水平樓層跟垂直梯間是可以通風對流的。

衛浴與樓梯之間有一部分是透空的、
搭配前後開窗,可讓空氣順暢對流。

整棟參觀完,我們到附近吃中餐,回來後我又意猶未盡的自行再逛了一二樓,在沒開燈的狀況下,我發現陽光的自然散射仍能抵達中間段,少了一道牆擋光真的差很多!而浴室與梯間、透天前後都能空氣對流。房子就應該這樣,有風有光有生活。讓人住房子、而非房子住人。

看了聶志高老師的老透天深陽台設計,我感到一樁心願已了(笑),這是一間以「優雅生活」為觀點來改造的老透天。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夠再訪!

從馬路開啟軌道拉門後,可作為停車用或等候空間,
再進去則是會客用的開放式餐廳廚房。

感謝大家的踴躍報名!2025《陪你到老的家》5月底的第一堂電梯大樓公寓班即將開課囉!敬請把握~

不論你是住電梯大樓、公寓、透天,或者正面臨針對特定病理(失智、中風、帕金...)而考慮居家調整,歡迎先來聽阿羚的課喔!🥰

1. 第一屆同學上課心得
2. 第二屆同學上課心得
3.《陪你到老的家》上課資訊

歡迎加入林黛羚官方Line,帳號是:@aling.home  記得加小老鼠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