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 星期二

與朋友同住屋簷下,也可以像一家人嗎?

這是一個同住近20年,由屋主小J、室友、小J媽媽一家三口組成的小家庭。小J是阿羚認識許久的讀者,很感謝她願意分享自己的故事。

客餐廳是一家三口吃早餐及晚餐、還有假日放鬆的空間。
有時過往工作同事和教會姊妹們也會過來,
由於太舒服,總是待到要小J提醒才依依不捨散會。


小J在20年前承租下台北某三房兩廳的二樓老公寓,她邀請同教會的兩位姊妹分租,期間又把出現失智症狀的母親接來同住,就變成一家四口。為讓朋友和母親相處更輕鬆,就幫她取綽號「胖達」,當成朋友一般的互動較無壓力。

幾年前,其中一位室友移居國外,剩下室友小E與母女倆,於是三人就各自都有自己專屬的房間。

小J在2019年替這個家做成小本紀念冊,
頁首與頁末簡單介紹這個家的始末及靜好的歲月。


「到底是碗洗乾淨重要?還是眼前的人重要?」

小J很早就在外求學工作,與很多人做過室友,但她對環境整潔的要求標準高過平均值、讓同住者有點壓力。後來,她調整自己,「我的應對原則是,『如果這家事我很在乎、而且我甘願做,那就去做。反之,就不做。』這樣的心態,幫我化解許多糾結。」

小J意識到「家」最重要的感受應是放鬆自在,彼此都退一步很重要。「有些家事細節沒法過度要求,就睜眼閉眼。畢竟,『到底是碗洗乾淨重要?還是眼前的人重要?』」


母親來同住後,身心狀況更穩定

相較於室友,與母親同住反而更挑戰。「母親來同住後,我跟她的衝突次數遠超過一起住的室友。我發現,對她的那種瞬間發怒、是來自過往情緒的積累。越親近的人,有時心裡的距離越遠。」

我拜訪的那天,胖達溫柔的對我打招呼後,就專心的玩起電腦麻將,看得出他們已找到相處的平衡點。

為不讓母親再跌倒受傷,小J改善了許多空間細節。其中包括房間前往衛浴的動線上,把櫃子內縮、貓碗貓砂移位(如圖)。此外,小J也整理母親所服用的所有藥物,她發現不同科別的某些藥物會相衝突、造成母親情緒更加波動。積極地提供照顧者的觀察給醫生,並與醫師討論如何改善或停用某些藥物後,讓母親失智症狀保持穩定在初期失智階段,生活保持固定的節奏感,母親的身心狀況和情緒都穩定,也減少對藥物的過度依賴。

為避免母親從房間轉身走到衛浴的動線上,總是被櫃子撞傷腰部,
小J換掉整組櫃子,並內縮5公分,從此媽媽就不再撞到。

從媽媽房間轉往衛浴的動線上,
原本還有貓碗及貓砂盆,母親常被絆倒(上圖)。
但貓咪也不想換位置,故小J訂製的新櫃子(下圖),下方局部掏空、並讓貓砂盆隱藏到櫃子內。從此媽媽不再跌倒、貓咪也可以維持原本習慣。


室友與朋友支援照護媽媽

身為獨生女又工作繁忙的小J,很清楚只靠自己是不夠的,「有句話說『一個孩子村莊一起養』,我覺得長輩也是。」她讓母親與室友及教會姊妹們熟稔,必要時請求友情應援,「母親去日照的第一天,剛好我要開會,請教會中和母親熟捻的一位姊妹陪同。母親當天有點緊張,但看到熟面孔就很安心。」

每週一三五的白天媽媽去日照上課、星期二和四下午居服員會來家裡照顧母親。為讓媽媽有「任務感」,小J要求她每天六點準時把垃圾袋放在家門口、讓清潔人員收走。

雖說三人彼此關係像家人,但有時母親鬧脾氣時,室友小E出現勸說的效果會比女兒小J還好。「台灣長輩總是對別人家的兒女會更客氣和有禮貌。」小J幽默的評論。基督教的信仰,也幫助他們度過不少挑戰,「除家庭禱告外,我媽有時躁鬱發作,也會說『能和我一起禱告嗎』?雖然禱告在當下不一定會立即改善,但那種『一起能做些什麼』,我覺得就是家人的關係。」

小J與室友近20年來共同經歷過酸甜苦辣,包括她自己跑醫院和化療期間,都在姊妹們的陪伴加油中度過。小冊中有一頁提到「很珍惜沒有血緣的姊妹可長久共住屋簷下,有彼此包容和接納、也有一起流淚歡笑的時光。感謝神讓我們成為主裡的家人。」令人格外羨慕感動。


由於這房子是租的,未來還能再住幾年、三人都沒定論。但房東很滿意屋況被維持的很好,多年來沒漲過房租,直到近年物價通膨才微調,「對我來說,這個房子對就醫和生活都方便,家人能平平安安的就好。」

由於全家都很喜歡這種同住的狀態,還為此請攝影師拍照、並列印成冊做紀念,其中一頁寫著:「很珍惜沒有血緣的姊妹可長久共住屋簷下,有彼此包容和接納、也有一起流淚歡笑的時光。感謝神讓我們成為主裡的家人。

小J與室友近20年來共同經歷過酸甜苦辣,包括她自己做化療跑醫院期間,都在室友姊妹們的陪伴支持中度過。這樣的情誼實屬難得,誠心祝福小J一家能夠繼續平安幸福的生活下去。💐

剛搬來就領養的兩隻黑貓從活潑小貓變文靜老貓,
他們在家都有專屬的座位與角落,備受寵愛。


即使廚房只有約半坪大,但擅長烹飪且重視整潔的小J,
仍把餐具擺設整齊,不論是平日三人用餐、或假日教會姊妹們聚會來訪,
都可提供足夠的杯盤。




感謝大家的踴躍報名!2025陪你到老的家5月底的第一堂電梯大樓公寓班即將開課囉!敬請把握~

不論你是住電梯大樓、公寓、透天,或者正面臨針對特定病理(失智、中風、帕金...)而考慮居家調整,歡迎先來聽阿羚的課喔!🥰

1. 第一屆同學上課心得
2. 第二屆同學上課心得
3.《陪你到老的家》上課資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