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3日 星期日

老後的家,室內面積變小沒關係,把露台陽台要回來就是賺

── 把室內減到剛剛好,反而讓生活更豐富。──


(資料照片:意象圖)
「我們可以把家變小嗎?」

討論到一半,聽到徐太太這樣問的時候,我以為自己聽錯了。雖然我蠻推崇把家的空間作為半戶外(例如陽台內縮、半室內曬衣間等),但一直以來,大部分的屋主,都希望自己家「室內」越大越好。


「您說你希望把家變小?」帶著有點欣慰的心情,我重複了她的話,確認她的意思。徐太太家是在新北市公寓七樓,公寓屋齡超過三十年,他們在二十多年前,於頂樓上方再加蓋,使頂樓上方多了兩間房間、一間浴室,算是早期的舊違建。

「以前覺得我家很小,最多人的時候,家裡要容納6個人,公公、爸媽、看護、我跟老公、還有一個女兒。」

家庭空間規畫,隨成員變動做調整

一開始只有徐太太一家三口住,25坪的七樓公寓、頂樓加蓋,本來是要給女兒長大時使用,原本以為這樣應該綽綽有餘。後來徐太太的爸媽年歲漸增,「我爸媽當時快八十歲,已經開始出現偶發失憶的症狀。我跟老公擔心發生危險,半哄半騙,說服他們從桃園搬來跟我們住。好在這裡也有一些親戚朋友,爸媽比較不會寂寞。」

「爸媽搬來同住隔兩年後,婆婆過世,公公出現消極行為,偶爾會因小事情就騷擾左鄰右舍,我建議老公也把公公接來家裡住。我們家全盛時期,有三個八十歲老人同住屋簷下,還有一位全職看護,也需要房間。」光是跟著老人家搬過來的家具、物品,就塞滿了頂樓的其中一間房間。另外一間房間、還有衛浴,就給女兒使用。而公寓原本的三房兩廳格局,就變成夫婦睡主臥室、爸媽睡原本的小孩房、公公睡客房。

「那,看護是睡陽台嗎?」我瞄了一下現在已經對放紙箱的外推陽台。

「對,當時為了讓看護有睡覺的地方、七樓有更多儲存空間,我們把兩個陽台都外推了。」徐太太苦笑。

去年,送走了家中最後一位老人,看護也走了。目前三十多歲的女兒,也離家到外地貸款買房子住。「現在突然覺得家裡變得太大了。」徐太太在看了我在去年出版的《從斷捨離開始,打造你的新家感!》之後與我聯繫上。

斷捨離多餘空間,找回蒔花弄草的快樂

攝影_林黛羚

細問之下,發現其實徐太太跟老公都是園藝愛好者,在三十多年前,陽台、露台還沒外推的時候,他們經常活用陽台的空間來種花花草草,「我還記得當時在前陽台種的秋葵跟九層塔的味道,自己種的成就感最快樂。」

陽台外推之後,採光變暗、排水也被室內地板覆蓋,原本可以種菜的空間,也都變成室內,「當初把陽台外推、頂樓加蓋時,我們完全沒想到種菜的樂趣會被剝奪,以前上班前都會先澆水修枝,對心靈來說有很大的慰藉。現在沒什麼事、在這寸土寸金的新北市也沒有辦法拈花惹草,只能在家發呆,有時候就會湧上莫名的無助感。以前跟老公忙著照顧爸媽,好像就不會這樣想東想西。

然後,好像靈光乍現一下,她問我「我們可以把家的室內面積變小嗎?!我已經把長輩遺物跟家中雜物丟的差不多了,結果閒置的空間越來越大、越來越多。妳看看這些空房間,將來用到的機率也不高。」

「我們應該不會賣掉房子,會在這裡住到老。我想斷捨離多餘的空間。把家調整到夫妻倆剛剛好可以用的空間就好。」

「妳覺得夫妻倆剛好可以用的空間,大約多大?」我問。

「其實就跟剛買這間房子時的空間就很夠了,甚至還算多。我跟老公東西都少、生活也簡單。」

徐太太的觀點其實沒錯,兩個人生活的生活空間,一般而言只要18~20坪左右,他們家25坪,未來再多一位看護也綽綽有餘。

斷捨離,反而得到更多

「如果,把頂樓加蓋的鐵皮屋拆掉、把七樓外推的兩個陽台也拆掉,重新恢復排水功能。讓原本的陽台重現光明,甚至把陽光比較充足的前陽台做內推,讓陽台空間與小客房整合,小客房成為半戶外空間,可以作為小憩的空間。」

似乎想都沒想過這個議題,聽到把加蓋跟陽台外推的部份拆掉,徐太太眼神透露出期盼。「在家都是純室內、到外面就是純室外,都沒有過渡的半戶外空間,如果能夠恢復陽台的存在,好像真的不錯。」不過,我也提醒她,現在違建執法嚴格,加蓋跟陽台外推可以拆,但是一旦拆了,就不能再恢復,這可能會影響到之後的交易買賣,畢竟國內買家還是停留在室內坪數越多越好的觀念。

「那倒是沒差,反正我們這區已經喊都更好多年了,我想幾十年之後,都更的可能性是很高的。從現在到都更之前,我們也沒有買賣的需求。我們照顧老人家十多年了,現在只想抱著好好犒賞自己、過有生活感的日子。」徐太太輕快的說,「頂樓加蓋拆掉之後不能恢復,對我們來說真的沒差,反而多了頂樓露台的園藝空間。頂樓之前都是我女兒在住,我會提醒她,早點把加蓋裡面的東西整理一下。」不過基於國人民族性的問題,我還是建議她一定要跟先生討論,有共識之後再做決定。

斷捨離,反而得到更多。一直以來,我們一直在過加法生活,但對於老後的家,除了做到雜物斷捨離之外,讓空間精簡到剛剛好可以生活的坪數,不但可以減少整理打掃的面積,說不定還可以重拾享受半戶外的自然樂趣!

→更多老後生活的居家靈感,請看阿羚新書《後半輩子最想住的家
本文同步刊載於50+

加入好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