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7日 星期日

居家重整規劃,7件不要做的事

還記得阿部寬今年年中來台灣廣告的名言:「要做什麼之前,先不做什麼」嗎?這句話,也適用在我們對居家的規劃!

快過年了,有人想換家具、有人想局部更新,在興奮地看著各種空間美圖之餘,還是要冷靜想想,在實際生活中,哪些是不必多做、不要多買的……一來省錢、二來也可以減少日後的困擾!(本文同步刊載於50+


1. 不買多餘的家具
沙發不一定要買3×2×1,如果平日都是1、2個人在家,那買2張單人沙發、或者一張3人沙發就夠了。也不必非得配張大茶几,小邊几反而可以讓空間顯得寬敞、也可以免去被大茶几絆倒的風險。
沒有大茶几,行動更安全更便利。(攝影_林黛羚)
如果沒有看電視的習慣、或者是單身居住者,甚至只要買1張單人沙發即可,不必被制約。家具是大型的量體,千萬不要中優惠陷阱,尤其是類似「買整組沙發送一張大茶几」,要知道,這些大型量體一旦搬進你家,就很難靠一己之力搬出去,千萬不要一時貪心造成日後被大型垃圾壓到喘不過氣。


2. 不做鴕鳥心態的設計:小塊壁癌別遮掩

10年以上的房子,牆面多少會有小塊壁癌,也許直徑不到10~15公分,不會擴散、也不太會惡化(類似良性腫瘤),實在沒必要為了「遮醜」而整面釘上壁板。

在壁癌處釘上衣櫃、書櫃等,「眼不見為淨」的鴕鳥心態,很容易造成日後萬一壁癌擴散,還要拆除裝潢抓漏的麻煩事。被悶住的濕氣也容易讓室內物品受潮、增加呼吸道疾病的機會。

如果覺得壁癌很礙眼,就定期刮除氧化物再局部上漆即可,看得到、才放心。

3. 不在洗臉盆、洗碗槽下方做櫃子

另外,我們在臉盆前刷牙洗臉的時間,通常會花上3、5分鐘,老人家還會花更多時間洗假牙、清潔等,有時腳力較弱,不耐久站,若臉盆下方有空間,就可以搬張椅子坐下。同樣的概念,我認為也要運用在廚房的水槽及部分流理台下方,這樣在備菜時可以坐著,膝蓋不會頂到櫃子 。
臉盆下方不裝櫃子,坐下的時候讓膝蓋有地方放。(攝影_林黛羚)

4. 不做積灰塵與招蟲蟻的設計:少做造型天花板、櫥櫃踢腳板

如果天花板已有埋好管線,可安裝吊燈或可調亮度的吸頂燈,不必再多費心思做天花板。間接照明天花板、多層次造型天花板,都是很難清到灰塵的設計,能免則免。若無法接受看到冷媒管線或消防管線,就往邊緣拉並作垂直局部側板,就可減少堆積灰塵的狀況。

還有廚房櫥櫃下方,別再用踢腳板封起來了。踢腳板容易沾黏水漬卡油汙,蟑螂蟲椅會從側面細縫鑽入,濕氣沉澱在底部出不來。把踢腳板拿掉,定期用掃地機器人或掃把清掃,較能避免寄生定居。
櫥櫃底部別用踢腳板封起來,才不會成為蟑螂蟲蟻躲起來的秘密基地。
(圖片提供_Jill)
為了造型而做多層次天花板,反而成為堆積灰塵、難以清潔的弱點。
(攝影_林黛羚)


5. 不做不好維護、有礙健康的設計

專業整理師兼設計師Phyllis在她的新書《零雜物裝修術》中提到,CP值低的櫃體不要做,諸如上吊櫃、中島、吧台、架高地板收納…上吊櫃是因為高度太高,要不就要墊椅子、要不就要加裝油壓五金費用昂貴。中島、吧台常淪為置物區,如非必要不要做,擺張餐桌就可以。架高地板(如和室)的地板下方當收納,收取不便且容易有濕氣。

另外讓人卻步的多餘設計,還包括繃布繃皮系列的床頭板、窗邊櫃,結合布料跟木作的固定式設計,日後都是灰塵堆積、塵螨滋生、壞了又無法換的痛苦設計,沒必要自找麻煩。

6. 不做不確定會用到的設備預留空間就好

未來可能安裝的輔助設備、但現在還不確定會不會用到,那就先預留就好,不必先做。例如天花板無障礙移動軌道、樓梯升降椅、多功能扶手等,先想好可能的位置,預留該區、不做滿,將來真的有需要的時候就不必大拆。

7. 不做過多置物櫃留半坪到1坪儲物間更好收

置物櫃不必做多,但最好留半坪到一坪左右的儲物間(可活用建物的畸零空間,諸如柱子與牆之間的尷尬角落),下方用以存放換季的大型家電、行李箱,上方設置層版放置維修工具或小型機械等。儲物間可以將暫時用不到的物品集中放置,但要記得定期檢視,以免又堆到爆掉了。

稍微有隱藏感的儲物間

以布簾簡單區隔衣物兼置物間。攝影_林黛羚

阿羚官方Line帳號:@ddn4393c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