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4日 星期四
公共工程及災害管理課程心得
在市立湖山國小聽王价巨老師講述公共工程及災害管理的課時,因為講得蠻驚悚的,完全不會打瞌睡。
前陣子上了為期一天、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所承辦的永續公共工程種子教師研習營(別誤會,我不是要當什麼種子教師,而是這種課一般民眾都可以參加的),除了習慣性的片段瞌睡之外,大部分時間都很認真聽講,其中尤其對王价巨先生及黃于玻先生所分享的內容更加印象深刻。
研究永續發展、災害及風險管理的王价巨老師,從美國的紐奧良颶風災害談起,在比照回國內近年來的數起災害,才發現許多時候我們都是在跟老天爺碰運氣。因為很欣賞王老師的講課內容,而且對公共工程這塊是完全的陌生,所以昨天又參加了他主講的「風險管理與公共工程講座」。
王老師強調,我們應該去除「人定勝天」及「萬能政府」的迷思。我們太依賴工程,而忽視或壓抑了自然的演化,就會有不可收拾的一天。
卡崔娜颶風來臨時,紐奧良市長把所有的大型巴士、校車集中到一個廣場,準備疏散與調度,卻沒料到那個廣場是該市最低窪地區、水最先淹到這裡,於是所有的市民動彈不得。
此區原本是沼澤溼地區,被政府抽光水,並搭建內外堤防,分別擋住海水及密西西比河水後,開發成為住宅區。卡崔娜颶風讓水再度回來了。
我們信任政府、覺得政府萬能,但政府也是由「人」組成,不可能是萬能,仍需要監督,若人民太過信任,誠如少數官員可能會認為決策「反正人民也不在乎」,因此就逕自進行某些政策,直到問題大了、人民抗議或生命安全出現狀況,才來道歉已經太遲。 所以,第三勢力的監督與「人民的在乎」,就顯得格外重要。
應此,即使是公共工程,人民也要關心。王老師舉出國內的防災公園,用來滯洪的公園,就不應該比路面高,這樣洪水來的時候,水是流向街道與住宅區,而非公園,就失去滯洪公園的意義。而疏洪道也應該相互串連,例如美國紐約的中央公園,其水系是連通整個紐約市,因此稱之為紐約的肺也不為過。而大安公園則目前屬於「自成一格」的狀態,在水系、綠帶上都可以再與周邊串連。
湖山國小的木棧道與樹之間的處理方式。
王价巨老師特別提到,目前公共工程裡,「零方案」也是選擇之一。
不一定要把工程預算全部花光、做滿才是,如果評估覺得不需特別建設、只需日後的維護費用。例如公園裡的有大片的原生草皮,不一定要到處蓋木棧道,也可以是讓人們在草地上走出固定的泥土草地小徑,而維護費用主要就是定期的割草...
廁所牆的低處開通氣孔,促進廁所內部的對流,進到廁所裡面沒有聞到明顯異味。
另外,王老師也提到,一個環境政策是得當或失當,不是「四年」就看的出來的,通常要花15~20年才會出現,而那時是下一代的人來「享受」或「承受」。以洪水為例,水災之所以產生,是因為水有足夠的量、需要找路走,如果今天到處是堤防,到處都沒有水可以走的地方,那就很容易產生潰堤、或者水走原路的狀況。
另外一位是觀察家生態顧問公司的黃于坡老師(www.observer.com.tw),他提到一個很有趣文字組合,就是呀,Ecology(生態)跟Economy(經濟)的字首都是Eco-,而Eco的希臘語為ΟΙΚΟΣ,正是「家(home)」的意思哩!
他在課堂上介紹了生態資源分配包含的元素,包含多樣性、空間、能量、物質及時間,如果把時間與空間拉開來看,工程與生態是必須整合的,若工程只考慮如何「防止」天然災害的發生,就等於在阻止自然的演化,兩者若能相輔相成,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例如他研究過的一個德國淹水的地區案例,他說德國某個地區經過水災之後,遂將上游的堤防都打掉,因為上游少人居住,可以讓水淹的空間比較多,水在上游的大部分滲入土壤中,可以讓基地保水,避免淡水直接排到海裡面浪費掉。「如果到處都是堤防,那水要淹哪裡?水一定得找到出路。」
另外,國內因陡峭的地形,常讓雨水快速從山區流到海裡。而許多大型工業區附近的農用及民生常缺水,居民被迫抽取地下水,一旦地下水的水被抽光,不但會有地層下陷的問題,空掉的地下水層還會造成海水回滲、地下水層鹹化,據預估若不改變目前狀況,20年後臺灣的水會比石油還貴。= =
透水鋪面,目前國內大都市最需要的鋪面。
他也提到,自己的鄉鎮或社區有大馬路要開,不見得是好的。他舉例美國一個例子,因為大馬路通常是供應車流快速且大量通過,原本的生活網路(學校、住宅區、商店、醫院...)再度被切割,高樓取代了平房,有可能造成這個村莊的沒落及人群之間的疏離。(如下圖)
當然,我們不能把國外的案例視為跟台灣相同,就如同王价巨老師所提醒的,生態工法不是只有石頭與木頭,在國外因為少地震、氣候乾燥,因此生態工法靠石木即可,而台灣水多、坡陡,適時的搭配混凝土是有必要的...只是要看該工程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有些地方就是不適合再開發、有些地方就是不應該有人住,那些地方用什麼工法都不適宜的。
參加完這次的永續公共工程種子教師研習營及風險管理與公共工程講座,除了對公共工程及自然災害風險有進一步的認識之外,從專家的經驗分享也得知許多驚悚的資訊,讓人瞠目結舌、開始擔憂每一位國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十分推薦大家11/19(五)若有空的話,可以再參加環境資訊中心所舉辦為期一天的永續工程研習營( 詳洽)經驗分享喔!
相關連結
永續公共工程之國內外案例分享
觀察家生態顧問之工程案例
環境資訊中心
本文作者_林黛羚(記錄有國內屋主住宅及生活《蓋自然的家屋》、《改造老房子》及《蓋綠色的房子》等書。部落格)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