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6日 星期五

闔上窗簾立刻升高1度 做好斷熱避免屋內暖空氣流失

本週日有機會降到10度以下,但因陰雨潮濕,中部以北體感溫度竟會降到3~5度。所以本週末請務必做好居家保暖。其中,可即時做到的是窗戶的斷熱

2022年12月15日 星期四

舊物愛好者可以參考的書籍:《二手芬蘭》

 



你喜歡逛二手店嗎?之前去奧地利旅遊時,隨性逛路經一家二手店餐廳,牆上貼著告示:「喜歡手上的杯子嗎?喜歡你坐著的椅子嗎?可以買回家!」老闆是個二手品愛好者,有些客人似乎很常來,跟老闆聊完天,順手就買個二手品回家。

2022年11月30日 星期三

龍眼樹移植(完結篇):達成不可能的任務

(續上集)這次真的不容易。挑戰包括1.老樹本身被周遭硬體卡住、2.周邊電線遍佈沒有腳路、3.時間壓的很緊、4.下雨天 ...

找到願意接手的老樹移植專家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副執行長陳鴻楷大哥後,接著又要面對緊湊的最後期限。

陳大哥(右)正在指揮吊車把龍眼樹調到最佳角度。

2022年11月22日 星期二

龍眼樹移植 Part 2:一波三折的老樹領養、樹會自己找主人


2022/11/21工作內容:修剪樹冠、檢視樹根、包土、回填做假支撐


感謝大家轉傳,發佈龍眼樹救援後,很快就有兩位網友希望能夠領養。一位是建築師、一位是彰化屋主,彰化屋主在他青少年時期,老家的百年老龍眼跟著四合院一起被拆除,內心一直遺憾到現在,他甚至拍了龍眼樹的預定地給我看。希望能透過挽救這棵龍眼樹彌補心中的遺憾。

不過,到現場勘查後,他們均表示驚恐萬分,從變形的圍牆推測,龍眼樹的根似乎已跟圍牆融在一起,加上時間非常急迫無法養根,移植的成功率非常低,最後兩位先生都打退堂鼓,尤其彰化屋主恐怕難以承受再次失去老樹的打擊。

2022年11月11日 星期五

龍眼樹移植 Part 1:即將謝幕的阿嬤ㄟ柑仔店與找新家的龍眼樹

在台北士林的幸福街社區,一間經營超過50年的柑仔店即將謝幕。柑仔店左邊原本有家幼稚園,當時唸第一屆、第二屆的小朋友應該也快六十歲了。

2022年10月9日 星期日

讓燈照出陽光來🌞 在房間裡也能日光浴

光纖只傳送日光、手即使貼近燈具也不會燙。

越來越多人感受到陽光對身心療癒的重要,日光是室內電燈無法取代的。
為讓家中有陽光,最常見的是開天井、安裝天窗,但多數住家受限面積無法達成。 
近期我拜訪了兩個有趣的替代方案:光導管光纖日照儀。 

2022年9月24日 星期六

我家適合裝「隱藏桌」或「隱藏床」嗎?

你一定看過類似的影片:從牆面輕鬆往下拉、就變出床或桌子...有些讀者問我適合做嗎?
我通常回答,要看每個人的生活習慣。


2022年8月27日 星期六

老樹的故事 🌳


不知道各位的老家有沒有大樹?每次我看著家裡陪我長大的芒果樹,我就想到幾個屋主說的老樹故事。聽第一個案例還覺得也許是巧合、但聽到第二個、第三個之後,不免感到疑惑...是否有些老樹會被照顧者的狀態所影響?

有一棵位於潭子綠園道旁住家的玉蘭花(又稱白玉蘭,常綠喬木),樹高超過一層樓,是由屋主媽媽在年輕時親手種的。他媽媽幾乎把玉蘭花當成自己的寶貝在照顧、甚至還會對著它說話。

2022年8月12日 星期五

階梯多高1公分 對矮小年長者而言可能就是挑戰

為什麼不同地點的樓梯,有的走起來會喘、有的不會?
這跟階梯的高度有很大的關係,尤其是身高不高的人(如我),更可以感受階梯高度的微小差異。
雖然建築技術規則提到,居室階高20公分以下即可,但我覺得通用的理想級高應該是介於17~19公分之間。

2022年6月12日 星期日

如何向老家道別?

四月時,老讀友阿倫來電,問了跟房子有關、卻是我從未想過的問題。

阿倫從小在新竹跟阿公同住、即使畢業到台北工作,仍然每天辛苦通勤,只為陪伴年老的阿公。

直到阿公過世,他才正式在台北落腳。老家,也因此閒置成為空屋。

事隔幾十年,他評估未來不太可能再回新竹,發佈出售消息後、很快就找到買家。

「現在只差我簽字就成交了,」阿倫電話中說,「可是,心中卻湧上不捨感,不知道要怎麼面對這種心情?怎麼處理這樣的感受?」我這才發現,許多人賣房子,尤其是老家,都會面臨到這樣的心情。


2022年3月14日 星期一

留棟距帶來採光通風及方便修繕的好處

自地重建的房子,如果可以退縮一點,可以帶來許多好處。過完年後拜訪的第一間住家,舊屋的時候是跟隔壁連在一起的典型長形連棟透天。

屋主家(左邊)在重蓋之後,刻意留出約1.5m的棟距,與右邊建築多了緩衝空間。

拆除重蓋之後,屋主希望可以跟隔壁棟保持約1.5公尺的距離,沒想到因此有了更多好處。

2022年1月31日 星期一

在家養雞可行嗎?


最近不明原因缺蛋,搞得許多人排隊搶蛋、蛋價飆漲近1.5倍。前天陪老媽去社區雜貨店買蛋,很幸運,我們是最後一個買到的。直到今天,雜貨店仍然沒蛋。
不過,我認識的一些朋友都老神在在。不論是有院子的、有農地的、甚至只是一小塊陽台或頂樓的,只要養幾隻雞,就不太會有缺蛋的壓力了。